央视怒批、戏份全删、无人问津……这些明星为何把自己作没了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,明星的走红速度令人咋舌,但过气的速度同样惊人。一部热门剧、一条短视频,甚至一个营销事件,都可能让一个素人迅速成为“顶流”。然而,许多明星并没有意识到,流量并不等于实力,关注度也不等于长久的事业。当他们沉迷于粉丝的吹捧、享受着镁光灯带来的荣耀时,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——实力与职业道德。近几年,娱乐圈频频爆出明星塌房的事件,而其中一类最令人唏嘘的,就是因自视过高、耍大牌导致的口碑崩盘。从吴谨言、李梦到邢昭林,这些案例无一不在警示娱乐圈的流量明星: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敬业态度,再高的热度也不过是镜花水月。

吴谨言:从顶流到被央视点名,翻车之路有多快?

2018年,《延禧攻略》的爆火让吴谨言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女演员。虽然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美女,但凭借清宫剧的滤镜、剧情的加持以及自己的演技,她迅速成为新一代“流量女王”。然而,她并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,反而因为团队管理混乱、耍大牌,让自己陷入了巨大的争议。当年,央视电影频道邀请吴谨言进行专访,但在约定的采访时间,吴谨言团队突然临时改地点,让央视工作人员匆忙赶去新的地方。然而,等到记者风尘仆仆到达后,对方又表示地点协调不当,无法接受采访,甚至还要求央视支付场地费。如此反复折腾,央视忍无可忍,直接在官微点名批评吴谨言团队不守约、不专业。对于一个刚刚走红的演员来说,能够被央视邀请采访是莫大的肯定,但她的团队却把这次机会变成了一场危机。尽管吴谨言事后连连道歉,但大众并不买账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在后续的一场商场活动上,她竟然带着十几名保镖和六七个助理,排场之大让网友直呼:“真把自己当成大人物了?”流量明星享受红利的同时,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。吴谨言的事件不仅暴露了她团队的管理问题,更反映出部分明星过度迷恋排场,缺乏对职业的基本敬畏。

李梦:不敬业的代价,是被剪掉所有镜头

相比吴谨言,李梦的“耍大牌”更直接影响了她的事业。在电视剧《白鹿原》中,她原本饰演的是重要角色“白灵”,但在最终播出的成片里,她的戏份几乎被删得所剩无几。原因很简单,她在剧组的态度惹怒了所有人。据知情人爆料,李梦在拍摄期间多次提出无理要求,对导演、剧组人员的安排阳奉阴违,甚至一度拒绝出席首映礼,导致片方直接联系不上她。最终,制片方决定将她的镜头剪到最少,以示惩罚。这场风波后,李梦的口碑大跌,观众对她的职业素养提出质疑。她也在综艺节目中坦言,自己当年的确不够成熟,如今正在努力改正。幸运的是,她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,但并非每个明星都能等到东山再起的那一天。

邢昭林:保镖比粉丝多,明星梦做得有点大

如果说吴谨言和李梦的翻车是因为对工作不敬业,那邢昭林的“耍大牌”则是对自己定位不清。邢昭林凭借《双世宠妃》在小范围内小有名气,但他的影响力远远达不到顶流级别。然而,他在公众场合的排场却堪称“王炸”——在一次公开活动中,他的身边围着数十名保镖,几乎让人看不到他本人。网友纷纷嘲讽:“保镖比粉丝还多,这是什么离谱操作?”这种不符合自身咖位的排场,不仅没有让他看起来更大牌,反而让他成为众人的笑柄。明星的自我定位,一旦脱离现实,盲目膨胀,就会沦为大众的调侃对象。

流量的尽头,不是耍大牌,而是作品和口碑

近年来,流量明星快速崛起,也迅速陨落。他们享受着粉丝的吹捧,认为自己高人一等,但当流量褪去,市场回归理性后,只有真正有实力、有敬业精神的演员才能在娱乐圈立足。回顾吴谨言、李梦、邢昭林等人的经历,他们的共性在于:忽视职业精神,过度迷恋人设,甚至产生了自视甚高的错觉。但现实往往很残酷,观众的耐心有限,粉丝的热度也不会永远持续。真正的演员,不是靠流量堆出来的,而是靠作品和演技积累出来的。希望那些还沉迷于“排场大于作品”的明星们,能够早点清醒,不要等到观众彻底厌倦了,才意识到自己早已被遗忘在娱乐圈的角落。学艺先学德,流量时代的明星,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。

END

感觉小编讲得不错的话,可以关注小编哦
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娱乐有话说

#明星耍大牌#